1. 团队简介
团队以"数据驱动智慧健康" 为核心理念,开展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和视觉计算技术的研究,并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健康医疗、工业等领域的跨界融合。特别地,针对医疗临床和健康的难题, 运用应用数学、大数据、计算机视觉及人工智能等技术, 推进大数据驱动的知识发现及转化应用,赋能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1人,青年博士1人,其中博导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团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青年项目2项,福建省杰青项目1项;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奖一等奖等。
2. 主要人员
团队负责人:彭佳林

教授,博导,副院长。浙江大学理学博士,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博士后,IEEE/CCF Senior Member,福建省高层次人才(B类)。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1届国际模式识别会议(ICPR)“最佳学术论文奖”、权威期刊 Medical Physics、IEEE JBHI 等亮点论文等荣誉;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3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2项。指导学生获得福建省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担任 1本SCI期刊编委,以及多个国际著名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
个人主页:https://faculty.hqu.edu.cn//PJL/zh_CN/index.htm
骨干成员:杜吉祥

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大数据智能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博士后。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自然科学类、排名第三)、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奖一等奖一项和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获第十一届福建青年科技奖,获第九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获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资助,入选华侨大学中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优秀科技创新人才)。2014年入选华侨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支持计划(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发展型创新团队带头人)。2015年获泉州市优秀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个人主页:/info/1183/2968.htm
骨干成员:张艳菊

研究员,荷兰莱顿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算法开发、基因组注释、精准医疗、生物医学大数据挖掘以及医学图像的分割、统计分析和建模等。曾获得欧洲科学基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前沿(FFG)”奖励,入选广西“百人计划”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CCF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专委会。以第一作者在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Bioinformatics等TOP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3篇;以合作者身份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Nucleic Acids Research、Twin Research and Human Genetics等期刊发表论文16篇。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项,并指导研究生18名,其中8人已获学位,1人获得校级优秀论文。
个人主页:https://faculty.hqu.edu.cn/ZYJ123456/zh_CN/index.htm
骨干成员:陈旭

副教授,厦门大学工学博士,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博士后。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厦门市高层次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厦门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个人主页:https://faculty.hqu.edu.cn//CX123456/zh_CN/index.htm
骨干成员:陈凯

讲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博士后。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CIPS大模型与生成专业委员会委员,CIPS中国医疗健康信息处理专委会执委、委员,CSIG视觉传感专业委员会委员。已录用和发表包括WWWJ、KBS、HISS、IJMLC、DataBase、BIBM和ICASSP等十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同时担任ICLR、WWWJ、Coling等权威期刊和会议审稿人。
3. 重点开展的研究方向
1) 医学人工智能及应用
2) 智能精准诊疗及智能软件
3) 健康医疗大数据智能
4) 视觉计算与工业应用